谈谈“管理”与“服务”
2020年10月底,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 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 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 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科研 机构,责无旁贷,应该在国家发展中起到应 有的作用,具体到一个基层的研究所,每个 人立足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我想就是 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晃在研究所的职能部门工作已将近 二十年,刚参加工作时,一位工作多年的老 大姐一次很气愤地跟我说“研究室说我服务 不够,全是管理了,我要不管只是服务,工 作怎么干,节点怎么完成”,由此引起我不 断地思考“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我认 为职能部门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本职 工作应该就做得非常不错了。
研究所的部门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 为职能部门和科研部门,各部门的总目标都 是一致的,通过努力,使研究所能够健康顺 利地发展壮大,为国家科技的自立自强做出 贡献。虽然总目标一致,由于从事的工作内 容不一,在研究所的运行过程中,职能部门 和科研部门之间总会存在这样那样不顺的很 多事情,如何处理呢?我想这就要处理好管 理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职能部门作为研究所各项事情运行的中 枢,管理和服务同时存在。说管理,因为是 职能部门,部门职责决定了它是某项事情的 管理部门;说服务,是要主动送服务上门, 使科研部门能够尽可能多的时间投入到研究 工作中去。谁都知道最好的关系是“寓管理 于服务中”,但做起来非常难,因为很多时 候管理和服务是冲突的。当然, “寓管理于 服务中”应该是职能部门追求的目标,想要 做到,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熟知本岗位的制度和流程。职能 部门是研究所各项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要想服务好, 就需要熟知各项制度, 知道“红 线”在哪。只有熟知了本岗位制度方面的条 条框框, 科研部门来办事时, 才能游刃有余。 哪些事情可以办,哪些事情不可以办,不可 以办的事情是材料不完整还是红线不允许, 应该一次性告知办事者,以免一件事情多次 反复。
第二,经常“换位思考”。职能部门和 科研部门的人员都应该换位思考,职能部门 应体谅科研部门人员,因为有些科研人员不 经常来办事,很可能不知道或不清楚相关流 程制度;科研部门也需要体谅职能部门的人 员,因为可能同一件事情他一天需要向很多人解释无数遍,人就难免会出现脾气波动。 经常性的“换位思考”,审视自己,我想服 务的理念也会逐渐加强。
第三,多跑腿,勤沟通,善反馈。职能 部门要想服务好,需要了解研究部门在做什 么,需要职能部门在哪些方面给予支撑,所 以要多跑腿,勤沟通,在此过程中也就可以 将制度流程宣贯下去,避免因不知制度流程 而发生的问题。善反馈同样重要,一件事情 处理完了或在处理过程中卡壳了,职能部门 和科研部门需要相互反馈,只有双方一起努 力,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应该处理完 成的事情。
第四,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职能部门 应公私分明,不应看人下菜碟。通过工作接 触, 很多人都成了私交很好的朋友。私下里, 相互插科打诨、吃饭聊天都可以,但在工作 中,不应亲疏有别,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应 一视同仁,能够办理的事情所有人都应该能 够办理,不能办理的事情也不能因人而异。 在工作中,制度执行需要一以贯之。
第五,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职能部 门在处理各项事情时,应只针对事情本事, 不要针对办事人员。对于不能办理的事情, 讲道理摆政策, 告知办事人员为何不能办理, 争取得到办事人员的理解,研究所的人员都 是高知分子,素质很高,应该能够理解,切 忌“生硬”办理,产生矛盾隔阂。
管理和服务既对立又融合,想把握好其 中的尺度很难,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举 个例子:上级部门要求在固定的节点通过网 络上报项目文件,职能部门得到消息后,开 始阶段,应该是以服务的心态,了解文件的 格式和上报的要求,传达给科研部门,组织 科研部门进行编制,如果快到截止时间,科 研部门的文件还没有完成,就应该转化为管 理了,因为网上的节点不等人,一旦错过节 点,网络关门,那就一切成空了,所以就要 采取督促、会议、专家研讨等各种管理方式, 以保障在网络关门节点前顺利申报。
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处理是永恒的主题, 每个人成长经历不同,历练不同,存在不同 的理解,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浅见,希望能够 引起大家的一点思考。
李海勇,基建与园区管 理处处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