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热毛细液滴相互作用机理

    发布时间:2015-07-10【字体: 大  中  小 】

     

    液滴或者气泡的运动是大自然和材料制备、晶体生长、化学制药等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现象,对其运动规律进行研究既有助于我们了解相关的自然现象,又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热毛细迁移,即由母液温度不均匀引起界面张力差而导致的液滴或气泡的迁移运动,是一种重要的液滴/气泡运动形式。力学所微重力实验室也在长期关注这一问题,并且在近期取得数值模拟方面的新进展。

     

    经过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对于单滴迁移的理论数值和实验研究已经进行的比较深入了。例如2008年Physics of Fluids (http://dx.doi.org/10.1063/1.2965549)的文章对于不变形单滴的所有控制参数(Ma数、Re数,液滴和母液的粘性比、热扩散率比、密度比、比热之比等)对迁移过程以及迁移速度的影响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随着实验条件的成熟,该文所揭示的物理规律和结论正逐步得到实验的验证和证实。

     

    通常情况下,两个液滴在相互接近的时候会发生融合,这个现象也被地面上的许多实验所证实。在热毛细力主导下的液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征:液滴的运动起因于温度场的不均衡,而液滴相互靠近的时候会加剧周围温度场的不均衡,最终影响融合的发生。这种加剧在小Ma数(即热传导占主导)的时候并不明显,因此以往的理论分析一般认为热毛细作用下双滴会发生融合。与之相对的大Ma数(即热对流占主导)情形,和实际实验中的物理参数更为接近,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此参数范围的研究存在着先天的障碍。因此在开展代价昂贵的上天实验之前,应当首先利用最先进的(state-of-the-art)计算技术和尽可能高的分辨率,采用实际物理参数开展物理分析和方法论上能够自圆其说的数值实验。

     

    中科院力学所尹兆华副研究员与教育部教育装备研发中心研究实习员李巧红展开合作,使用Front-tracking方法追踪液滴的运动界面,采用统一的控制方程描述包括液滴和母液在内的全部区域,并且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在均匀网格上进行离散求解。高效的计算程序有利于在数值实验时采用较为复杂的参数系统,从而得到总体的物理图像(而非针对一次或几次微重力实验)。有鉴于此,研究中引进了新的快速算法(ITri-FFT)对程序中迭代算法进行改进并利用CUDA将程序并行化,最后使程序在高网格分辨率中得到了60多倍的加速。

     

    为了在较大Ma数的时候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该工作选取了中心连线与温度梯度平行的半径不同的两个液滴(半径较大的液滴在低温端)的情形进行研究,最终在近千次的有效数值实验中挑选八十多个代表性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当液滴初始距离足够远,半径比和Re比较小而Ma比较大时,液滴不会发生融合而是经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会保持稳定的中心距离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高温端运移。该工作还系统地研究了液滴初始中心距离,半径比,Re,Ma,密度比,粘度比,热扩散系数比,比热之比及Ca数对双滴热毛细迁移过程以及最终可能的稳定状态的影响(大Ca数时不容易有稳定状态)。其中讨论的部分参数见下表:

     

    注意左图Ma=100,半径比趋于零的时候间距并非趋于零,而是0.3左右。右图中Ma数变小时两滴间距趋于零,容易发生液滴融合。

    相关结果发表于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http://dx.doi.org/10.1017/jfm.2015.10)。

     

    作者简介:尹兆华博士主要从事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在于发展高精度和高效的数值算法解决微重力流体,二维湍流中的关键问题。近十年来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院所创新项目支持。

     


    附件下载:

    上一篇:基于流体粘弹性效应的生物颗粒微流控分离研究进展
    下一篇:振荡滑翔翼的前缘涡高升力机制研究进展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