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我收到了离退支部厉文萍书记 的邮件,告诉我今年第一期《协力》由离退 支部承办,并约我写一篇“党员随笔”。经 思考,我接受了厉支书的约稿。我想可以借 此机会,与《协力》的读者们分享我近期的 一些经历和体会。我先说“其他”,再说“教 学督导”。
(一)其他
年初以来,新冠疫情传播迅猛异常,造 成的感染和病故人数与日俱增,我所全体人 员包括离退休同志们努力投身到抗疫中。就在今天,我从中科院老科协力学所分会王柏 懿理事长了解到,中科院老科协专门发了三 期简报,报道了“中科院老科协力学所分会 为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献策献力”的典型案例: “心系疫情,助力抗魔”(一) 、(二) 、 (三) ,生动记载了力学所的老同志们力所 能及地为抗击疫情出力:包括“咏怀诗社抗 疫诗作”和“电脑班抗疫作品”为武汉加油, 以及向有关部门提抗疫建议等。老同志们对 生命的珍视, 对同胞的真情, 对病魔的抗击, 体现在每一诗句的字里行间和每一动画的视 屏中,感人至深!
这段期间, 使我不禁想起 17 年前的“非 典”。我从书架上取下了力学所 2003 年报, 在该年度总结中,关于“抗击非典,实施两 手抓”的一节里有这样一些话: “2003 年春, 我们遭遇了汹涌而来的非典疫情。…这是历 史赋予 2003 年特有的一段经历。…所长办公 会和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采取一 系列防控非典的规定和措施,…在零报告制 度及其他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极大地体现了 全所人员互相关心、团结凝聚的精神。…在 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全所职工、研究生、 离退休人员共 1100 多人无一例非典感染或疑 似病例。我们平安度过了非典疫情期,也经 受了一次意志和品格的考验。…非典期间, 所领导班子按中央和院的精神,…一手抓非 典防控,一手抓科技发展。…使疫情对我所 科技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影响减到最小。” 万万没想到 17 年后我们又经历了这样一场疫 情,而“新冠”远比“非典”更为凶险,传 播更为迅猛,造成的危害更大。为抗击肆虐 的疫情, 我们伟大的祖国部署了空前的投入, 我们伟大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期 待着新冠疫情结束的一天。
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正在世界范 围蔓 延,科技活动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我正在 执行的基金重点项目的一些新结果原计划今 年将执行若干国际交流。近期,我分别收到 了几个我计划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的延期通 知:原定 2020 年 6 月于英国举办的国际疲 劳学术会议延期到 2021 年 3 月,原定 2020 年 6 月末至 7 月初于葡萄牙举办的第 23 届 欧洲断裂学术大会延期到 2022 年 6 月, 原定 2020 年 9 月在日本举办的第 8 届国际超高周 疲劳学术大会延期到 2021 年 7 月。
今年头 3 个月,我作为主编的国际期 刊的运作基本正常,截止目前,期刊收稿、 审稿和网络出版的秩序受疫情影响不大。但 就在昨天,我收到来自英国的期刊总部的邮 件,其中写到:鉴于 COVID-19 pandemic, Wiley has made the decision to suspend all printing and distribution of journals until further notice. (鉴于新冠肺炎大流行, 威立出版社决定暂停期刊的所有纸本印刷和 发行直至进一步的通知。) 出版社认为,暂 停印刷厂和发行机构的运作将减小相关工作 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看来,疫情导致 的停工停产波及到世界各地的方方面面。但 愿经过世界各国的顽强抗疫,新冠肺炎疫情 将逐渐得到控制,正常的生活、生产、科技 活动将得以恢复。
(二)教学督导
话说回来,回到题目所说的“特殊时期 的教学督导”。这要从三年前说起。
2016 年冬,由力学所主承办,李家春先 生担任院长的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简称工 学院)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对工学 院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的进行 教学督导,我被安排作为主任。此项工作伊 始就明确了其宗旨:依照国科大和工学院提 出的督导任务,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教学督 导是手段, 其目的是促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促进提升教师授课水平、促进形成有特色的 优秀课程。
督导委员会共有来自多个研究所和国科 大校部的 11 位成员, 其中来自咱们所有 4 位。 我除了安排和协调总体的督导工作,直接参 与了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督导;孙泉华和张吟研究员参与了研究生课程督导;赵亚 溥研究员参与了本科生课程督导。从 2017 年 春季到 2019 年秋季的 6 个学期里,11 位委 员共督导了工学院所开设的 55 门研究生课程 和 18 门本科生课程, 不仅做到了课程督导全 覆盖,而且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回头看”督导。 在实践中, 我们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督导办法, 包括:课程大纲审核、随堂听课、课后即时 反馈、期末总结。在工作中,督导委员们既 肯定授课老师的优点和长处,又指出存在的 不足和可改进之处或商榷之处。每次随堂听 课有 2 位督导委员,在与授课老师课后的即 时反馈中,面对面说真话、说实话、既有表 扬又敢批评。教学督导过程形成了难得的畅 所欲言、实事求是的学术生态。工学院的教 学督导体现了国科大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国 科大的课程特色,有效促进了工学院研究生 和本科生课程教学质量和授课老师水平的提 升。工学院富有成效的教学督导引起了国科 大校部的关注, 2017 年秋, 国科大校刊以“教 学督导动真格”为题长篇报道了工学院富有 特色和成效的教学督导工作,科学网等专门 做了转载。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各类学 校都“关门”了。国科大和其他各类学校一样, 学校关门不停教、不停学。2020 年春季学期, 国科大的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教学均采 用网络线上的方式进行。本学期工学院按教 学计划共开设了 24 门研究生课程和 8 门本科 生课程。咱们所有多位老师担任了本学期的 授课工作,其中,参与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授 课老师有(姓名拼音为序) :陈艳, 戴兰宏, 李辉凌, 李新亮, 刘小明, 刘云峰, 鲁晓兵, 申义庆,孙泉华,王一伟,王展,张会琴,仲峰泉,周济福;参与本科生课程教学的授 课老师有(姓名拼音为序) :蒋敏强, 虞钢, 岳连捷,赵亚溥。他们在疫情期间用网络线 上方式讲课、答疑、解惑。这些老师们在特 殊的时期里用新的方式践行着人类灵魂工程 师的崇高职责。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在疫情特殊时期,由原来的(线下)课 堂授课变化为(线上) 屏幕教学,国科大和 工学院对教学督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 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按国科大和工 学院的要求,需要对本学期所有开设的研究 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督导全覆盖,并提出了 督导工作的新要求: (1)检查教学准备情 况,包括是否已建好课程微信群,是否提前 将 PPT 课件、预习资料、课程录像等提供给 学生等; (2) 督导教学过程, 通过登录教学 平台随堂听课,检查和评价授课情况、师生 互动情况等。
在线上教学中,研究生课程采用国科大 网络的“智慧教室”系统,本科生课程多数 采用“腾讯会议”系统。授课老师们、听课 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们以及督导委员们都很快 就熟悉了线上教学系统。教学督导的做法是 在原有的课程大纲审核、随堂听课、课后即 时反馈、期末总结 4 个环节的基础上,增加 了检查教学准备环节。我们仍坚持课程结束 时 2 位听课的督导委员与授课老师即时交流 反馈。实际督导时,督导委员与授课老师通 过微信“多方视频语音通话”,或通过“腾 讯会议系统”视频面对面交流反馈。尽管换 了方式,但讲真话、讲实话、畅所欲言、实 事求是的学术生态依旧:督导委员们既肯定 授课老师的优点与长处,又指出存在的弱点 与不足并提出建议或商榷意见。授课老师们普遍反映, 教学督导反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为他们改进讲课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起到很 好的作用。教学督导中看到,授课老师们敬 业、认真、投入,他们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备课和准备 PPT 课件;有的老 师采用专用笔在屏幕书写达到板书的效果与 PPT 课件相结合进行讲授;有的老师与学生 充分互动,并通过一般提问与点名提问结合 进行互动和讨论问题, 使线上课堂活跃生动。 从今年 2 月下旬至 4 月 3 日,工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已经对所开设的 24 门研究生 课程督导听课 33 次,并对 7 门本科生课程 督导听课 8 次。督导工作量比常年多了一倍, 基本上做到了对本学期线上授课的所有课程 督导全覆盖,为特殊时期工学院研究生课程 和本科生课程高质量线上授课起到了保驾护 航的作用。
随笔至此,祝 同志们疫情期间工作顺 利!身体健康!阖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