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党群园地
党组织机构
所党委 所纪委 党支部 工会 团委 妇委会
党建要闻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工作通知
学习园地
规章制度
警示教育
流程指南
协力原创文章
党员随笔 创新驱动发展 力学人
  • 当前位置:首页党群园地协力原创文章党员随笔
  • 党员随笔

    这种球像“章鱼”,速度最快减速也最快

    作者:韩桂来发布时间:2021-05-16【字体: 大  中  小 】

      奥运赛场上,球速最快的是什么球?
      想必认真看了比赛的同学都能回答:羽毛球!
      那么,减速最快的是什么球?
      答案还是:羽毛球!
      这项运动咋这么特殊?我们一会通过三个实验来体验

     图片来源:veer 图库

      像“章鱼”的羽毛球,也太特别了!
      同奥运赛场上其他“球”相比,羽毛球都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羽毛球的结构,可分为半圆形的球头和长长的羽毛,乍一看并不像球,而更像是一只“章鱼”,而这只“章鱼”注定成为最特别的球类。

     图片来源:veer 图库

      羽毛球拍的拍头是一张紧绷的网,其轻质的长柄结构,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力和击球,尤其是在激烈的“扣杀”过程中可以更猛烈地击打球头,使得羽毛球时速可以轻松超过 300 公里 / 小时。很多羽毛球选手经常能打出时速 400 公里的球,目前在比赛中的球速世界记录是 426 公里 / 小时,由来自丹麦的男双选手科丁 2017 年 1 月 10 日在印度羽毛球超级联赛上创造。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轻飘飘的羽毛球速度能如此之快?
      羽毛球拍相对于其他球类的拍子是比较容易发力的,挥拍的时候,角速度非常大。球拍又伸出手臂那么长一段距离,所以线速度更快。并且,运动员在击球时还会利用手腕的作用进行强化,而羽毛球又比较轻,所以在击球的瞬间,羽毛球得到了极高的起始速度。

     中国羽毛球选手郑思维在扣杀(图片来源:东京奥运会官方网站)

      问题又来了,与棒球、垒球相比,羽毛球的球场却不大,总长不过 13.4 米。如果羽毛球以每秒钟 90 米的速度在球场飞驰,那是何等恐怖的现象?但是我们看羽毛球比赛时,并不会觉得球速那么快。
      实际上,因为羽毛球特殊的身材,它也是“减速最快的球”,很多时候只能留下“半个抛物线”的痕迹,便直直落下。这又是为何呢?
    中国羽毛球选手陈雨菲在救球(图片来源:东京奥运会官方网站)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羽毛球运动的独特之处,请大家不妨在脑中想象三个实验。
      三个实验,让你更理解羽毛球
      第一个实验:
      在太空中建立一个羽毛球场地,由两个固定在球场上的机器人激烈对打。
      在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和真空状态,羽毛球在自由飞行过程中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一个机器人用球拍击打球头后改变其运动状态。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这个击球的过程。
      羽毛球的质心(编者注:质量中心简称质心,指物质系统上被认为质量集中于此的一个假想点)靠近球头,在猛力击打羽毛球时,球头获得极高的瞬时速度,羽毛球能够在百分之二秒之内完成掉头翻身,并保持球头向前飞行。在这一瞬间,球头和羽毛部分的速度不一致,会导致羽毛球产生变形,羽毛会向内产生弯曲,变成一个“球柱”的形状,就好比一只章鱼并拢了所有布满吸盘的触须。
      随着羽毛球向前飞行,羽毛的弹性会让其逐步恢复形状,又变成原先的“锥形”的形状,成为一只张牙舞爪的章鱼。羽毛球会以最大的速度飞行,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时速 400 公里的球飞来飞去,可能只有机器人能接到了,人眼无法看清球的轨迹。
      第二个实验:
      两个机器人在空间站里对打羽毛球。
      在空间站里,仍然是处于失重状态,与太空中不同之处就在于空间站中有空气,羽毛球的运动过程会受到空气的影响。
      击球之后,羽毛球像一只触须并拢的章鱼,速度极快,但空气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在空气的高阻力下羽毛球速度减小,
      同时气流的作用会让羽毛球产生绕中心轴的旋转。
      然而,更为奇妙的是,旋转以及减速会加速羽毛张开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快减速的过程,使得羽毛球就像一个逐渐张开的降落伞。因此,对方机器人击球后,羽毛球会处于一个极快的减速过程。如果空间站足够大,两个机器人距离稍远一些,这只羽毛球甚至可能会很快停在空中。
      第三个实验:
      两名运动员在地面上对打羽毛球。
      这时候,重力作用会让这个运动变得更加复杂。在太空和空间站中,羽毛球处于失重状态,会保持直线运动。而在地面上,重力会使得羽毛球处于更为复杂的抛体运动,其运动轨迹变得更加复杂。
      假设运动员击球后,羽毛球初始方向为水平方向。在飞行过程中,羽毛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会迅速减小 , 与在空间站中运行规律类似;而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速度迅速增加,因此羽毛球在运动过程中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会越来越大,其运动轨迹会迅速偏离水平直到落地。
      当运动员向对方后场打出高远球,当球到达对方上空时,水平方向速度较低,甚至可能造成羽毛球近似垂直地、快速落向地面。
      正是因为羽毛球对空气阻力的高度敏感,格外“弱不禁风”,所以羽毛球比赛场地对风速规定非常高,规定地面以上 9 米区域内风速不能大于 0.2 米 / 秒。而在不同海拔高度和气温环境下,空气密度不一样,用的球重量也不一样,海拔和温度越高用球越轻。正式比赛中,主办方会在每天开前对不同速度的球进行测试,测试选手会球场底线发球至对面落点测试区,主办方依结果选择用球。
    结语
      这里仅仅是介绍了羽毛球从高速运动到减速的过程。而实际上,羽毛球运动除了对力量和速度有要求,还特别讲究技巧和战术的安排,比如比赛中有大量的迷惑对手的假动作。而运动员大量的训练以及对竞争对手的研究,让羽毛球比赛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变数和眼花缭乱的场景。
      羽毛球的乐趣,大家不妨自己去体验吧!
      
      韩桂来,副研究员,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附件下载:

    上一篇:管理的艺术——学习刘书记在机关联合支部扩大会上的报告有感
    下一篇:弹弹弹,弹上领奖台!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