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

    力学所在螺旋湍流研究中取得进展

    作者:于长平发布时间:2020-09-21【字体: 大  中  小 】

      螺旋度的定义为速度与涡量的标量积,螺旋湍流指的是平均螺旋度或局部螺旋度不为0的湍流流动状态,广泛存在于龙卷风、台风等自然现象以及航空发动机、离心泵等旋转机械流动中。作为欧拉方程的最后一个里程碑,螺旋度守恒性定理的发现为系统研究三维湍流的时空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作为三维湍流仅有的两个二次无粘不变量之一(另一个为动能),Noether定理决定了螺旋度具有时空多尺度分布和多尺度多方向手性间的传输特征。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可压缩转捩与湍流课题组于长平等长期致力于螺旋湍流的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以螺旋度为视角,在揭示湍流物理本质、建立大涡模拟模型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在湍流级串理论方面,课题组首次发现螺旋度级串具有双通道效应,该理论丰富和完善了湍流级串的涡动力学过程,以新的视角来解释能量反级串问题;针对湍流经典级串理论未考虑镜像破却的缺陷,发展了螺旋湍流的尺度局部性理论,证实了在镜像破却条件下湍流小尺度流动具有普适性的规律等;突破压力破坏方程守恒性的障碍,发展可压缩螺旋湍流动能与螺旋度的联合级串理论,理论上证明基于螺旋度所建立的大涡模拟模型可采用更少的计算网格量等。 

    图1 基于螺旋度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的能流条件平均,蓝色部分表示能量反级串

     

    图2 动能(a)与螺旋度(b)的尺度传输函数系综平均在不同尺度的分布

      在大涡模拟模型/方法研究方面,研究者基于湍流中螺旋度相关基础理论,推导出了新的大涡模拟模型(HM),该模型具有转捩/湍流自适应模拟的特点。目前,该大涡模拟模型已成功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中边界层转捩/湍流问题、热核聚变中的界面不稳定性导致的湍流混合等关键复杂流动问题。  

    图3 可压缩平板边界层流动亚格子涡粘系数分布

    图4 球形界面RM不稳定性湍流混合宽度随时间演化分布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Fluid Mech., Phys. Fluids, Phys. Rev. E, Phys. Rev. Fluids 等国际著名流体力学期刊上,相关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湍流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1852203)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405300,2016YFA0401200)的支持。 

        

      文章链接: 

      (1) https://doi.org/10.1017/jfm.2020.289 

      (2) https://doi.org/10.1063/5.0013009 

      (3)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E.99.033114 

      (4)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Fluids.5.084604 

      (5) https://doi.org/10.1063/1.5128061 

        

     


    附件下载:

    上一篇:“超常环境下系统力学问题研究与验证”先导专项(B类)项目二“高速列车长时间服役的安全可靠性”召开2019年度工作交流会
    下一篇:青光眼致病机理——筛板变形研究取得进展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