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

    碳纳米管内水流诱导电压模拟方面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09-05-11【字体: 大  中  小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微纳系统力学与物理力学课题组”在水流过碳纳米管时,载流子与水偶极链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电能的模拟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上(Yuan QZ and Zhao YP*. Hydroelectric voltage generation based on water-fill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1 (18): 6374-6376 (2009)),该期刊的SCI影响因子为8.091。

    近年来,随着纳电子机械(NEMS)系统的迅速发展,研发新的无线纳米器件和纳米系统已经势在必行,尤其是对于原位、实时和可植入的生物传感、生物医药监控和生物探测等领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无线器件和可植入的生物医药器件通常使用电池供电,由于受到尺寸的限制,电池供电的功率很小和时间很短。如果无线器件和可植入的生物医药器件可以实现自供电,将会使其摆脱应用的限制。国内外的一些学者(Ghosh, et al., Science, 2003; Zhao, et al, Adv. Mat., 2008)使用碳纳米管将其内水流的水能转化为电能,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水力能转化为电能的机理以及电子层次的精细现象仍然是一个难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博士生袁泉子和导师赵亚溥研究员,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纳米器件自供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模拟。他们使用了量子力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动力学(MD)迭代计算的方法,对于水分子在碳纳米管中的流动进行了模拟,发现当水分子流过碳纳米管时,会在碳纳米管两端诱导出10 mV量级的电压(图1)。他们的工作预言并解释了该装置可以利用碳纳米管中载流子与水偶极链相互作用(图2),收集环境中的水能将其转换为可用的电能。在他们之前的模拟工作,未考虑到碳管中载流子和水偶极链的相互作用,而普遍认为水偶极链在碳纳米管内翻转的特征时间为几个纳秒,与实验上可以测得输出电压相矛盾。而赵亚溥课题组的模拟发现,正是该相互作用使得水偶极链很少发生翻转, 成为纳米水力发电的关键。从而为实现世界上最小的、仅为几个纳米大小的水力发电机在机理认识上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美国化学会志》的审稿人高度评价了该工作:“This is generally a very good and very well written communication that addresses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 driving voltage generation along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s when immersed in a flowing polar liquid. Such fascinating effects have been observed experimentally (Ghosh, et al., 2003, and Zhao, et al., 2008). The topic is of keen fundamental interest, and may support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nanopower harvesting devices. The authors describe very nicely done computational modeling work covering water filling, water orientation, fluid motion and charge transfer to the SWNT.)”(译文:总体而言,这是一篇很好的通讯,文笔十分流畅,探索了碳管内的极性液体流动诱导碳管两端产生电压的根本性机理。实验上曾观测到这一引人入胜的现象(Ghosh, et al., 2003, and Zhao, et al., 2008)。该研究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意义,在此基础上,研发实用的纳米能源收集器件将成为可能。作者通过十分漂亮的计算模拟,描述了包括水分子流入碳管、水分子指向变化、流体运动和水偶极链与碳管载流子之间的电荷传递等一系列的过程。)。

    该工作一经发表就得到了多个纳米科技网站(www.nanovip.com、arstechnica.com等)的关注和报道。

     

    LNM供稿

     


    附件下载:

    上一篇: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微-纳米尺度力学行为测量中的若干基本力学问题研究”通过结题验收
    下一篇:我所“台风诱导的风暴潮输沙研究”取得新进展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