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

    纳米金属塑性变形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06-11-08【字体: 大  中  小 】

    纳米金属与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例如比其对应粗晶提高5-10倍的屈服强度、低温超塑性等,这取决于其特殊的塑性变形机制。分子动力学(MD)模拟表明纳米金属的塑性变形机制具有尺度效应:即在纳米晶粒尺度的下限范围(<~10-15 nm)为晶粒旋转/晶界滑动,在上限范围(50-100 nm)是与常规粗晶一致的位错塑性;而在晶粒尺度~15-50 nm内则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有三种涉及从晶界依次发射偏位错的塑性变形过程(PDMPs),即孪生以及形成层错和全位错(由柏氏矢量不同的两个偏位错合并而成)。然而,纳秒量级的MD模拟时间导致极高应变速率、极大应力的变形特性,与真实实验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特别地,PDMPs正是目前最为关注的课题,其机制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内禀关联尚未明晰,存在争议和许多未知。例如,PDMPs是否存在于纳米晶拉伸变形并为主要应变协调方式?温度、应变速率等怎样影响PDMPs?如果孪生为主要塑性变形机制,有哪些孪生机制及哪种机制占主导地位?非平衡晶界怎样影响塑性变形?纳米晶变形是否可有全位错滑移机制?位错形成及其与晶界交互作用等贡献高强度的机制是什么?

    武晓雷研究员与合作者Ma En(John Hopkins Univ)、Zhu Yun-Tian(Los Alamos National Lab)教授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他们选取具有高层错能、面心立方结构的体纳米晶镍(Ni),进行不同温度、应变速率的多种塑性变形。研究结果首次证实PDMPs确为纳米晶拉伸变形的主要塑性变形方式,观察到孪生、层错形成和位错滑移等PDMPs,但PDMPs仅在低温、而非室温发生,高应变速率下PDMPs的主要机制为孪生。实验观察到四种孪生机制,在相邻滑移面依次从晶界发射相同柏氏矢量偏位错是主导的孪生机制,观察到并提出全位错分解为偏位错、叠合而形成孪晶核并长大的孪生机制,提供了晶界分解而形成孪晶的直接实验证据,揭示了孪晶、位错和晶界的交互作用原理。晶界的非平衡性质强烈影响变形机制,使孪生易于发生,与位错分解、非平衡晶界特征和局部应力相关。纳米晶粒中可以存在密度很高的全位错,存在形式为离散位错、位错偶极子及位错环,提出纳米晶粒储存位错以及特殊位错组态提高纳米晶强度的机理。还进一步观察到在纳米晶粒之间、纳米晶粒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均存在塑性变形的强烈非均匀性,不同PDMPs可以共存,这应为纳米晶塑性变形的内禀特性。针对塑性变形机制,解释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真实实验结果之间差异的原因。以上研究对于构建纳米金属的塑性变形图、揭示塑性变形机制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联以及指导高性能纳米结构材料的力学设计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仍在深入进行中。

    该项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1086、50571110)和国家973项目(2004CB619305)的资助,主要研究结果已系列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 (影响引子15.9) 2006,5 (7):515;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影响引子4.1) 2006,88(6):061905(p.1-3); 88 (12):121905(p.1-3);88 (23):231911(p.1-3);89 (3):031922(p.1-3); Scripta Materialia (影响引子2.2) 2006,54 (9):1685。

     


    附件下载:

    上一篇:“色散力与NEMS国际会议”邀请赵亚溥作特邀报告
    下一篇:我所“化工固体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裂解设备”研制取得阶段成果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