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层片结构金属钛强强组合—超细晶的强度配备了粗晶的塑性

    发布时间:2015-11-10【字体: 大  中  小 】

     金属有两个重要的力学性质,即强度和均匀拉伸伸长率(简称塑性)。高强度可使金属在发生塑性变形之前承担大的载荷,而大塑性则可使其在破坏之前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避免发生突然的破坏。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取决于内部晶粒尺寸的大小,传统的粗晶具有很大的塑性,随晶粒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寸时,强度显著提高、却几乎丧失了全部的塑性。人们面临的极大挑战是怎样同时获得这两个极端的性能,即纳米晶金属的高强度与粗晶的大塑性,这在高强度端尤其难以实现。

    最近,中科院力学所纳米金属力学行为课题组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在金属钛中研制出一种新的微观结构,不仅具有超细晶结构的高强度,同时具有传统粗晶的大塑性。他们利用异步轧制技术和退火,把常规金属钛变形成为一种“软-硬”复合的层片状微结构,其中高强度的超细晶“硬”层片为基体,弥散分布着体积分数约为25%、大塑性的再结晶晶粒的“软”层片。

    “软-硬”层片微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很大的加工硬化能力,甚至超过了粗晶结构,这是以前从未观察到的。通过拉伸卸载/再加载实验,他们发现“软-硬”层片表现出显著的包申格效应。他们指出这是由于背应力硬化效应所导致的,并提出了背应力形成机理,即“软-硬”层片在拉伸变形时塑性变形不协调,大量的塑性变形由“软”层片来承担。这种应变再分配在“软-硬”层的界面形成了几何必需位错和位错塞积,产生了背应力硬化。相比之下,均质微结构中只存在林位错硬化,而观察不到背应力硬化。

    更特别地是,虽然“软”层片的体积分数达到了25%,总的强度仍可达到超细晶的强度,这一违背教科书常识的结果来源于背应力强化。当外应力达到“软”层片屈服强度的时候,它们试图开始塑性变形。但是它们被“硬”层片完全包围而无法变形,导致几何必需位错塞积在“软-硬”层片界面,形成很大背应力强化,直到“硬”层片开始屈服。换句话说,“软”层片在背应力作用下变得与“硬”层片几乎一样强。

    他们的工作提出了一种可同时获得超细晶的高强度和粗晶塑性的新思路,这样的力学性能完美结合是以前从未实现的。同时,这种思路具有很大的可能性来适用于其它的金属材料。更由于“软-硬”层片微结构是通过工业上最普遍的冷轧成型技术得到的,所以很容易在工业上得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他们的研究工作已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在线发表(Heterogeneous Lamella Structure Unites Ultrafine-Grain Strength with Coarse-Grain Ductility. 武晓雷, 杨沐鑫, 袁福平, 吴桂林, 魏宇杰, 黄晓旭, 朱运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纳米专项经费的资助。

     

     

    图1 (a) EBSD图片. 晶粒尺度1-5 μm的再结晶晶粒层片分布于纳米晶基体(黑色衬度). (b) “软-硬”层片微结构钛(HL)具有超细晶(UFG)的强度与粗晶(CG)的塑性. (c) “软-硬”层片微结构钛屈服强度和塑性的协同特性,综合力学性能比典型的钛合金还为优异.

     

     

     


    附件下载:

    上一篇:基于应变梯度的微纳米颗粒输运机理
    下一篇:高速列车力学问题研究进展评述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