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先生遗志 勇攀科学高峰
40年前的12月5日,一架从西北返京的飞机意外坠毁,从此,“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长期主持力学所工作的副所长郭永怀先生离我们远去了。40年后的今天,力学所再次隆重举行纪念活动,缅怀先生的崇高品质和科学精神。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教授、我所的院士们、所领导班子、新入所职工和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纪念活动由党委书记周德进主持。
郭永怀先生的学生李家春院士简要介绍了郭先生的生平。郭永怀是国际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界的杰出代表。他在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领域中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是中国唯一一位在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上都做出过贡献的科学家,对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年他提出的若干学科方向,至今仍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他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对朋友、同事和学生无限热爱,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对科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后,青年职工和研究生观看了纪录片《永远的怀念》,重温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全面了解先生的生平和事迹,接受心灵的涤荡和冲击。
副所长李和娣在仪式上讲话。她说,郭先生治学严谨、大公无私、不求名利、甘做铺路石。青年人生活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压力和考验,可以从郭先生身上领悟更多的真谛。希望年轻人继承和发扬先生爱国奉献的高尚品质和严谨务实的学术作风。郭永怀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郑哲敏院士、吴承康院士、谈庆明研究员深情回忆了与郭先生相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郭先生高度重视实验研究,把实验研究作为判断理论正确与否的最后标准。他有着非常高的学术造诣和很强的预见性;他学术上精益求精,有着崇高的学术信念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他是非分明、平易近人,堪称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希望年轻人踏踏实实做学问,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青年科学家代表何国威研究员谈了三点体会。他说,郭先生不仅以科学为职业,更以科学为事业;他是“一边是火热的事业,一边是精神的乐园”的完美结合者;卡尔·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是对郭先生的最好诠释。每次经过郭先生的塑像,都会让人思考如何能探索崎岖小路,达到郭先生那样的学术高峰。
郭永怀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杨班权博士发言,号召青年以郭先生为榜样,学习他对科学事业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听过众人发言后,为中国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李佩教授讲述了郭先生的两件小事,鼓励青年人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不迷信、不教条,坚持原则,认真做好科研工作。
40年的时光流逝,没能阻挡先生精神的代代相传。每年这个时候举办纪念活动,缅怀先生的高尚情怀,学习先生的崇高品质和科学精神,都为力学所人提供了不竭动力,鼓励我们爱国奉献、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为民族、为科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力学所网 200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