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

    力学所在微重力深低温工质冷凝传热研究中取得进展

    作者:杜王芳 何发龙发布时间:2023-08-18【字体: 大  中  小 】

      航天事业特别是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迅猛发展,对空间热传输技术在功率、热流密度和传输距离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苛的需求,基于气液相变潜热释放的多相热流体系统因高效传热性能成为广受重视的空间先进热传输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不同重力环境凝结导致的气液两相流动特征与传热性能,是多相热流体系统空间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决定着系统的热传输能力与系统稳定性。当工作介质为深低温工质时,较低的表面张力会导致气液界面不稳定性增强,这一趋势叠加上重力差异引起的气液界面分布形态变化,将进一步强化深低温工质管内冷凝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天地差异。详细分析不同重力下深低温工质流动冷凝过程中气液界面行为及其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对空间两相系统应用特别是其中关键部组件之一——冷凝器的设计与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近日,力学所微重力重点实验室赵建福研究员团队在35K温区氖工质管内冷凝流动传热特性及重力水平影响方面取得进展。团队构建了深低温工质管内冷凝流动与换热数值模型,通过和上海交通大学王文教授团队地面常重力氖工质冷凝换热实验数据及氮工质冷凝流型观测结果的比较,充分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利用验证后的数值模型,系统仿真分析了不同管径、质量通量以及重力水平对氖工质冷凝流动过程中气液分布形态及换热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深低温工质冷凝传热过程在不同重力条件下传热强化、传热恶化和重力无关三种状态的形成机理,认为流动中惯性力、重力和表面张力间的竞争决定的局部液膜分布形态。其中,重力对水平管道截面上部液膜有着明显的减薄效应,同时也导致冷凝液在底部汇聚形成所谓的“液池”。薄液膜热阻小,传热效率高;而液池的大厚度导致热阻显著增大,传热效率低。重力引起的水平管道截面上部液膜厚度减小与薄液膜周向占比降低将同时存在,其综合效应依赖具体的流动状态,进而视具体情形的不同呈现出传热强化、传热恶化或重力无关三种不同表现。对于深低温工质而言,表面张力往往较低,当重力减小时,冷凝界面更容易发生流动失稳,引起气液界面波动,甚至导致液膜破裂产生液滴夹带现象。气液界面波动会增大换热面积,液滴夹带则会降低附壁液膜厚度,均能强化冷凝传热效果。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23, 233: 121162)和《工程热物理学报》(2023, 44(3): 684-689),第一作者为力学所博士生何发龙,力学所杜王芳副研究员、赵建福研究员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苗建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部分成果曾由何发龙在首届多相传输及能源转化利用国际会议(MTCUE-2022)进行过交流,并获得“最佳论文奖”。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972040)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503502)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9431123011912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91903 

     

    图1  深低温工质冷凝传热数值模型验证结果

    图2  重力水平对不同干度氖工质截面气液分布形态的影响

    图3  不同质量流量下重力水平对氖工质流动冷凝换热系数影响

    图4  1mm和2mm水平管内不同干度位置截面气液分布形态 (a) x=0.9; (b) x=0.7; (c) x=0.5; (d) x=0.3 

     

     


    附件下载:

    上一篇:力学所提出随机波浪诱导的海床瞬态孔压响应谱及其表征方法
    下一篇:力学所在镁基室温热电材料Mg3Bi2-xSbx半无序微结构预测方面取得进展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