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

    力学所在高超声速磁流体流动控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作者:罗凯发布时间:2023-06-02【字体: 大  中  小 】

      新一轮的高超声速技术对飞行器在“极端”环境和“极端”动力条件下的飞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也面临降热、减阻、控制、通讯等一系列的难题。高速飞行器强激波后高温气体电离形成具有导电性的等离子体流场,可利用磁场流动控制技术影响离子和电子的运动规律,进而改善飞行器气动性能;近年来,超导材料和电磁技术的快速发展又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热潮。然而,高焓非平衡流场耦合电磁场会大大增加其研究难度,多物理场耦合使得测试技术本身也受到较大的挑战,磁场存在下的流动理论和规律也还没有得到深入研究,亟待相关工作的突破来支撑高超声速磁场流动控制技术走向工程应用。 

      近期,力学所高焓气动物理与应用团队在高超声速磁流体流动控制的理论及控制规律研究中取得进展。首先,针对典型的钝头前缘区域,研究团队基于局部近似方法发展了磁流体流动的一维驻点线求解模型,该模型通过对流场参数合理的渐近假设,得到降维处理的磁流体驻点线方程,并引入激波曲面模型来修正脱体激波距离增大带来的偏差,以此来提高该方法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脱体激波距离与二维计算结果偏差不超过3.5%,驻点热流的偏差也在5%以内;其次,研究团队通过将磁流体连续方程和径向动量方程联立,建立了激波脱体距离理论求解模型,得到了更为直观的激波脱体距离解析表达式,该计算模型对于高超声速磁流体流动控制实验的快速设计和结果分析具有指导意义。另外,针对高焓脉冲设备较短测试时间下能否建立稳定弓形激波等问题,研究团队基于Patz理论与无粘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激波反射过程中,磁场加入会导致驻点线附近气体滞留程度增加,弓形激波稳定所需要的时间增加,且磁相互作用系数越大,所需稳定时间越长,即在较大磁相互作用系数状态下,激波管实验需要评估稳定激波是否建立,这一部分研究成果对于脉冲风洞的实验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 of Fluids (2023, 35(3): 036101)、Journal of Spacecraft and Rockets (2022, 59(4): 1372-1379)、力学学报(2021, 53(6): 1515-1531)、力学学报(2021, 53(9): 2493-2500)和航空学报(2022, 43(S2): 727718)上,汪球高级工程师为通讯作者,特别研究助理罗凯和硕士研究生李逸翔分别为第一作者,部分成果曾由罗凯在第2届中国空气动力学大会上进行过交流,并获得“青年优秀论文奖”。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072353)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21020)等项目的资助。 

      

    图1  磁流体一维驻点线计算结果对比,1D表示仅考虑洛伦兹力,1D-SC表示考虑激波曲面修正,2D表示二维数值模拟结果 

     

    图2:MHD激波脱体距离理论求解,无量纲激波脱体距离与磁相互作用系数的关系曲线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63/5.0138366 

      https://arc.aiaa.org/doi/abs/10.2514/1.A35315 

      https://lxxb.cstam.org.cn/cn/article/doi/10.6052/0459-1879-21-067 

      https://lxxb.cstam.org.cn/cn/article/doi/10.6052/0459-1879-21-127 

      https://hkxb.buaa.edu.cn/CN/Y2022/V43/IS2/76 

        

        


    附件下载:

    上一篇: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验收
    下一篇:过加载——提高可拉伸电子器件弹性延展性的新策略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