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

    高比强度钢加工硬化机理

    发布时间:2016-03-07【字体: 大  中  小 】

     

    高比强度钢(HSSS, High Specific Strength Steel)通常含8-12 wt%的铝,其密度比传统钢铁材料降低了约13%,力学性能特点是高强度和塑性的优异匹配。HSSS作为新一代汽车用钢的候选,体现出节约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优势,成为轻质高强钢的研发热点。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的学者2015年在Nature上提出一种新化学成分体系Fe-16Mn-10Al-0.86C-5Ni(wt%)的HSSS,具有体心立方结构FeAl(B2)型金属间化合物与面心立方结构奥氏体的双相组织,同时实现了高强度和大塑性,他们指出脆而硬的金属间化合物引起第二相强化。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了这种HSSS的拉伸行为和微结构演化过程,针对塑性变形和加工硬化机理,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 (图 1(a) 和 1(b))。他们观察到在拉伸加载-卸载的循环过程中形成了迟滞环 (图2(a)),即使在拉伸应力状态的卸载过程中就发生了宏观压缩屈服,这表明HSSS在拉伸变形时存在类似包辛格效应的塑性变形,即形成了背应力。进而,利用原位拉伸同步辐射衍射测试 (图2(b)),进一步阐明了背应力硬化的机制及其随应变的演化过程。结合宏观变形响应,揭示了两相组织先发生弹塑性屈服再共同变形的拉伸塑性过程。同时,电子显微观察和同步辐射衍射分析均表明,超细晶的FeAl(B2)金属间化合物是可以进行位错协调变形的。最后,他们提出这种高比强度钢具有复合材料式的拉伸变形特征,即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发生载荷分配和应变分配,应变硬化机理包括背应力硬化 (图2(c)) 和晶粒内部的林位错硬化、而非第二相强化。这些认识对深入理解高比强度钢的变形物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含金属间化合物强化相的轻质高强钢微观组织设计和强韧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论文评议人认为“This is a carefully conducted piece of work on a very interesting and novel type of weight reduced alloy. The data and the discussion are mostly of high quality and the paper should be clearly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Acta. I wish to applaud the team for their nice work.”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计划等项目的资助。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在Acta Materialia期刊。 

     

      图1 高比强度钢的力学性能和微结构。(a) 冷轧后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其中Kim教授发表在Nature, 2015上的结果用虚线表示来作为比较)。 (b) 比强度vs. 均匀延伸率。 (c) 高比强度钢的金相照片(其中白色表示层片状或者颗粒状的B2相);插图为电子背向散射衍射图像(其中标有彩色的为B2相)。 

     

      图2 高比强度钢的塑性响应和加工硬化。(a) 拉伸加载-卸载-再加载测试中的类似包辛格效应迟滞环(卸载应变22.3%);反向压缩屈服应力由黑色圆圈指出。(b) 原位X-ray衍射测试得到的γ和B2相中拉伸方向的晶格应变随施加应变的变化规律;其中第一到第三阶段分别代表弹性变形、弹塑性屈服以及共变形阶段。(c) 背应力以及背应力硬化率vs. 真应变;总流动应力和总硬化率随真应变的演化规律同样展示作为比较。 

      2 / 2 


    附件下载:

    上一篇:水合物分解相变相关地层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下一篇:力学所魏小林入选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产研人才扶持项目”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