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

    单分子成像法研究晶体生长中的固/液界面生长动力学进展

    发布时间:2015-11-16【字体: 大  中  小 】

    溶液晶体生长过程中,溶质分子在晶体表面通过不断的吸附/脱附过程完成在晶体表面的固定化过程,从而实现晶体的逐步生长。因此,溶质分子的吸附/脱附过程是晶体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其动力学过程对晶体生长动力学有重要影响。要想深入了解晶体表面的吸附/脱附过程,至少需要了解两个过程,一、分子由溶液状态转变为固相状态是如何完成的?二、在晶体表面分子是如何吸附到特定位置的?这两个过程至今仍不甚清楚。在这两个过程中,不同分子的行为是不尽相同的。通常采用的整体研究方法(如,图谱法、石英振子微量天平)无法对上述两个过程进行研究,因为大量分子的平均行为无法反映出单个分子的行为。单分子技术可以避免上述整体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强有力的工具。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微重力重点实验室戴国亮副研究员与日本北海道大学佐崎元教授(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经过数年合作,采用模型体系—单斜型溶菌酶晶体,通过改进型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联用装置,观察了荧光标记的溶菌酶分子在溶菌酶晶体表面的吸附/脱附过程。

    研究人员首先在溶菌酶晶体的生长过程中研究了荧光标记的溶菌酶分子在晶体表面停留不同时间的溶菌酶分子的数密度随吸附时间的变化情况,获得了分子的吸附速率随其在晶体表面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在吸附过程的初始阶段存在诱导时间段(约120 min)。在诱导时间段,溶菌酶分子的数密度保持恒定。在诱导时间段后,溶菌酶分子的数密度随生长时间线性增加。晶体生长状态下,在晶体表面停留时间大于20min的溶菌酶分子(实现了固定化的分子)的吸附-脱附达到了稳定状态,其数密度值大于0;而在晶体溶解-生长平衡状态下,其数密度值为0。这反映出溶液的过饱和对分子的吸附/脱附过程有重要影响。此项工作发表于Crystal Growth & Design (G. Dai, et al, The attachment and detachment processes of individual lysozyme molecules on a surface of a monoclinic lysozyme crystal studied by fluorescent single-molecule visualization,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14, 14, 5303?5309.)。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深入理解晶体生长动力学过程及杂质分子如何在晶体内的分布。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科技部、北海道大学等经费支持。

    实验采用的观察池的剖面图。粗箭头所指位置是实验中单斜溶菌酶晶体的观测面

     

    不同晶体表面停留时间的溶菌酶分子随吸附时间在晶体表面的数目逐渐发生变化

    平衡和过饱和状态下分子的净吸附速率随分子在晶体表面停留时间的变化情况


    附件下载:

    上一篇:斯坦福大学 Hanson教授应邀访问力学所并作钱学森工程科学讲座
    下一篇:金属玻璃变形能力和强度的研究进展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