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

    微重力沸腾传热强化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14-07-22【字体: 大  中  小 】

    沸腾传热因其高传热能力在地面和空间科技实践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沸腾现象中具有极为复杂的多尺度耦合、多相相互作用和非平衡等特性,存在众多的影响因素,如成核、气泡生长、加热面附近固﹣液﹣气相互作用、气﹣液界面上的蒸发/凝结及使蒸气和热流体远离加热面的输运等。由于气、液两相介质一般存在极大的密度差异,在地面常重力环境中,浮力及其驱动的蒸气和热流体远离加热面的输运过程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而在微重力环境下,重力被大大削弱甚至完全消失,在地面环境被重力所掩盖的、和界面相关联的液﹣气相变与传热过程被凸显出来,一方面导致了微重力沸腾现象与常重力时的迥异,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揭示沸腾现象的内在机制,促进沸腾传热理论的发展。航天技术的发展,大功率、高集成度设备的研制日益受到重视,也因此使得微重力沸腾传热研究成为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微重力科学等交叉研究的前沿。 

    近年来,我所微重力多相热流体动力学研究团队,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实验(2005、2006)、力学所百米落塔短时微重力实验(2004、2009)及地面常重力实验,在国内率先完成了一系列不同重力条件下的池沸腾实验,获得了一大批不同重力条件下池沸腾现象中的气泡热动力学行为特征与传热特性数据,包括了相当广泛的工况条件,如:R113、FC-72和丙酮等实验工质,饱和(液体温度等于系统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和过冷(液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实验状态,控制加热功率/温度的稳态和控制加热功率的准稳态加热方式,丝状表面和光滑平面,等等。实验发现光滑平面上沸腾传热效率在微重力条件下明显低于常重力时的结果,但丝状加热表面在微重力条件下传热效率反而略有增加。结合所观测到的气泡热动力学行为特征,指出了加热表面上生长气泡底部的液体供应对沸腾传热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赵建福研究员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利用力学所百米落塔对方柱微结构表面池沸腾传热进行了短时微重力实验研究(2009-2013)及地面常重力对比实验研究,证实了加热表面上的微型方柱之间构成的多连通的微细通道可以在毛细力的作用下,能有效地将生长气泡周围的液体工质传输到气泡底部,从而维持高效的核态池沸腾模式(图1)。实验发现,在微重力条件下气泡失去浮力作用后,会在加热表面附近聚合形成很大的气团,但即使在聚合气团完全覆盖整个加热面时,传热性能仍能保证基本不变,方柱微结构表面池沸腾传热呈现出重力无关的特性(图2和3)。该结果标明基于表面设计的沸腾传热强化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空间长期微重力环境的实验研究也已列入相关空间计划,以深入研究表面微结构特性参数对微重力沸腾传热强化效果的影响。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重力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的资助,部分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应用热工程》(Zhang Y, Wei J, Xue Y, Kong X, Zhao J. Appl. Therm. Eng., 2014, 70: 172-182)、《国际传热传质杂志》(Xue Y, Zhao J, Wei J, Zhang Y, Qi B. Int. J. Heat Mass Transfer, 2013, 63: 425-433)、《国际多相流杂志》(Zhao JF. Int. J. Multiphase Flow, 2010, 36(2): 135-143)、《中国物理快报》(Wei J, Xue Y, Zhao J, Li J. Chin. Phy. Lett., 2011, 28(1): 016401)及《微重力科学与技术》(Xue Y, Zhao J, Wei J, Li J, Guo D, Wan S. Microgravity Sci. Tech., 2011, 23(S1): S75-S85. Wei J, Zhao J, Yuan M, Xue Y. Microgravity Sci. Tech., 2009, 21(S1): S159 – S173)等重要学术期刊上。 

     

    图1:加热表面上生长气泡底部的液体供应方式。 

     

    图2:短时微重力条件下不同加热表面在不同热流密度时的气泡特征。 

    (a)光滑表面,(b)PF30-60微型方柱表面,(c)PF50-120微型方柱表面 

     

    图3:不同重力条件下不同加热表面上的池沸腾传热曲线。 


    附件下载:

    上一篇:力学所在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交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篇:非球形胶体微粒揭示玻璃态转变的静态结构特征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