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哲敏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9月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所长郑哲敏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郑哲敏先生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不同方式表示沉痛哀悼,并对亲属表示诚挚慰问。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郑哲敏先生家乡、母校以及生前好友也通过各种形式,对先生的逝世表示悼念和慰问。
告别仪式大厅里庄严肃穆。“力学泰斗星耀碧宇,科苑楷模志存山河”巨幅挽联悬挂两旁,屏幕上播放着郑哲敏先生的生平照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中央统战部九局局长刘春锋,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皓,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和风,科技部国家奖励办主任侯立宏,吴承康、周丰峻、李家春、杨卫、胡海岩、陈十一、方岱宁、魏悦广、何国威等院士,力学所离退休老同志、所内在职职工,郑哲敏先生家属及生前好友等220余人参加了送别仪式。大家手持白菊,表情肃穆步入灵堂,送别郑哲敏先生。
郑哲敏先生1924年10月2日生于山东济南,1943年至1947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1948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1952年获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先生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注重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为国家相关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一生,心系祖国、无私奉献,为我国科学研究、科技发展和国防事业作出彪炳史册的突出贡献;他的一生,勇于创新、严谨治学,用心血与汗水铸就起中国力学的不朽丰碑;他的一生,甘为人梯、提携后学,培养出一大批中国科技界的顶尖人才。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