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环境下系统力学问题研究与验证”先导专项(B类)通过实施方案论证
2016年10月10日,中科院力学所牵头组织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超常环境下系统力学问题研究与验证”项目通过实施方案论证和预算审核。实施方案论证会由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会同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召开。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高鸿钧院士主持会议,于渌院士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副局长聂常虹,中科院力学所樊菁所长、刘桂菊书记、郑哲敏先生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首先,高鸿钧局长介绍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他说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是中科院瞄准事关我国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出的,集科技攻关、队伍和平台建设于一体的,通过开展前瞻性研究,发挥引导作用,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的战略行动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面向基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瞄准既定科学目标,面向国际科技前沿,提出新理论,开辟新方向,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和先导性。接着,聂常虹副局长讲话强调了在目前国家经济形势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中科院的先导专项经费来之不易,要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合理预算,并特别强调了预算执行的重要性。
于渌院士主持专项实施方案的汇报和讨论。专项负责人樊菁研究员汇报了专项的总体情况,该专项以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为指导,立足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力学学科的前沿科学问题,从系统力学的角度阐述了专项瞄准的科学和技术难题,以及总体实施方案。樊菁、杨国伟、吴应湘、戴兰宏等四位项目负责人围绕专项总体目标分别详细报告了各项目立项背景、核心问题、项目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以及队伍与基础。力学所前沿科学处苏建宇副处长汇报了专项的财务预算。
与会专家认真讨论了专项的科学意义、研究方案、预期成果、实施基础及经费预算,认为:该专项面向国家安全、交通、能源等领域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力学学科的重要前沿问题,以系统力学的观点,聚焦典型重大工程中的系统问题,通过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系统性研究,有望为这些系统问题的解决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制约我国相应领域瓶颈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方案,开拓出引领力学前沿发展的新方向,凝聚一支从事系统力学研究的队伍,为相关重大工程提供创新思想与技术支撑;整个专项研究思路清晰,项目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明确,整体研究方案合理可行;专项拥有以院士、杰出青年等优秀人才为骨干的核心研究团队,在高超声速飞行、高速列车气动优化设计、海洋工程以及非线性力学、环境力学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学科基础;经财务专家评审,专项经费预算基本合理。
高鸿钧局长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专项的总体目标和方案设置。同时,他希望在实施过程中,围绕“高超声速巡航飞行、高速列车和深海能源高效开采”这三个对象,开展前瞻性科学探索和学科交叉研究,凝聚一支优秀的队伍,带动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超常环境下系统力学问题研究与验证"先导专项(B类)由力学所、国科大、中科大、金属所、上海硅酸盐所、化学所、数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工程热物理所共同承担,来自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以及合作承担单位的60多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前沿科学处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