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十号微重力实验卫星发射成功
4月6日1时38分04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559秒后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第二颗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入高度约250km的近圆轨道,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实践十号(SJ-10)是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实验的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工程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启动,将利用空间长时间微重力环境和复杂辐射环境,研究在微重力环境及复杂辐射环境中的物质运动规律、生命活动规律,有助于在重大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所胡文瑞院士是实践十号卫星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力学研究所是卫星工程的六大系统之一----科学应用系统的总体责任单位,系统总指挥黄晨光副所长、总师康琦研究员。总体组包括动物所段恩奎,力学所龙勉、高福平、苏建宇、李慧丽、张璞、杨云潇、贺建武、胡良、章楚、姜欢、吴克、徐国峰等。实践十号卫星共有28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整合为19项载荷任务。涉及领域包括: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生物学、重力生物效应、空间技术等6个学科方向。卫星充分继承了我国返回式卫星技术,分为留轨舱、回收舱。在留轨舱安排了5项流体物理实验载荷和3项燃烧实验载荷,9项生命科学实验载荷、1项材料科学实验载荷和1项流体物理实验载荷安装在回收舱。回收舱在轨工作12天后返回四子王旗落区,载荷及生物样品进行现场拆解后携带返回实验室进行后期处理。留轨舱继续留轨工作3~5日,完成后续以及拓展实验。空间实验期间,中科院三亚站、喀什站、密云站完成科学数据地面接收,国家空间中心地面支撑系统运控中心及时将实验数据、图像和视频传输到我所落塔园区科学应用系统运行中心,科学应用系统科学家团队在我所运行中心进行数据的判读、处理和分析,并根据空间实验结果提出后期实验调整计划。
本次实践十号卫星的19项载荷任务中,力学研究所承担了其中的7项:
蒸发与流体界面效应空间实验研究 刘秋生 解京昌
微重力沸腾过程中的汽泡动力学特征研究 赵建福
热毛细对流表面波空间实验研究 康琦 段俐
胶体有序排列及新型材料研究 王育人
微重力条件下石油组分热扩散特性的研究和Soret系数的测量 孙祉伟 徐升华
典型非金属材料在微重力环境中的着火及燃烧特性研究 王双峰
微重力下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物质输运规律研究 龙勉
卫星发射前,相里斌副院长专程赴酒泉卫星发射场慰问了实验队,并在发射场指挥大厅观看了发射;卫星发射成功宣布后,胡文瑞院士在指挥大厅现场接收了中央电视台的唯一采访;谭铁牛副院长在北京指挥控制中心观看了发射;卫星成功发射后,白春礼院长代表院党组向力学所发来贺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