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环缺陷对石墨烯强度的影响
2012年7月1日,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期刊)在线发表了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魏宇杰研究员等揭秘5-7环缺陷如何影响石墨烯强度的论文。这一工作对二维晶体结构中典型缺陷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基本方法,对石墨烯在柔性结构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且对典型碳结构包括碳管、富勒烯、石墨烯中的类似缺陷有指导意义。
石墨烯的二维晶体结构对现存的理论构成挑战,这些理论通常适用于描述三维结构。现阶段,建立适用于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联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材料的诸多优异特性。随着大面积多晶石墨烯的制备成功,理解晶界对石墨烯的性能既有工程价值,也有重要科学意义。利用分子动力学、第一原理计算,再结合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我们发现石墨烯的强度可随晶界角度的变化增强或减小。石墨烯的强度不单纯依赖于缺陷密度,且与缺陷的具体构型密切相关。缺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一作用可以很好地用旋错产生的应力场来表征 (如图一所示)。在缺陷等周期排列的情况下,石墨烯强度与晶界角度的平方成线性关系。我们发现断键从6-7环共享位置开始,这一位置的电子云密度最低,键合最弱 (如图二所示)。
Nature Materials为Nature的姐妹期刊,是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材料领域顶级期刊,2002年9月创办,今年的影响因子32.8。
图一:石墨烯中典型5-7环缺陷产生的应力场。 a 到 c 分别为利用旋错理论产生的应力云图σxx, σyy, and txy;e 到 g 为对应的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
(a) (b)
图二:石墨烯中的电子云密度,可看到 6-7环共享位置的电子云密度最低(蓝色),键合最弱。(a)原子结构。(b)电子云密度,箭头所示位置密度最低,通常是初始断键的地方。
原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mat/journal/vaop/ncurrent/pdf/nmat3370.pdf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