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项目“时速500公里条件下的高速列车基础力学问题研究”召开2011年度工作进展报告会
2011年10月26日至29日,“时速500公里条件下的高速列车基础力学问题研究”973项目组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年度阶段工作进展报告会。会议由首席科学家杨国伟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四方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各单位课题负责人、科研骨干及主要参研人员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重点交流了各子课题2011年度的研究工作进展,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安排。会上由6位子课题负责人和27位科研骨干及参研人员分别汇报了各子课题进展以及相关研究内容,较全面地对项目本年度研究内容的完成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总体情况看,参研单位针对各自的研究内容,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基本方法和初步验证,例如,气动课题基于响应面和全局优化算法发展了高速列车头型设计方法;结构振动课题通过对京沪线路试验数据分析,总结了运行速度、明线交会和隧道交会车体结构动态响应的变化规律;轮轨接触和粘着课题研究了界面状态、运行参数和几何参数对轮轨粘着的影响;车辆系统动力学课题通过对实车线路试验的分析,总结了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等随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弓网关系课题完成了受电弓高速风洞试验,建立了弓网耦合振动、滑动接触和受流电接触分析模型及基本试验设备;技术极限速度课题研究了耦合条件的技术极限速度分析方法,对气动阻力、弓网离线特性等对极限速度的影响开展了初步研究。本项目下一步将结合实验室模拟数据和现有CRH380A试验列车的数据开展验证工作,并将其拓展到更高速度的列车力学行为规律研究。
会议通过首席科学家与青岛四方公司协调,建立了各子课题与该公司的对接机制。由青岛四方公司分别指派专人与各子课题负责人联系,提供CRH380A高速列车外形和结构参数、相关试验数据等,为项目研究顺利进行提供必要支撑。
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