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李丹,2015 级博士,导师是王双峰研究员。研究题目为射流扩散火焰燃烧特性研究。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三篇。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2018 年 11 月,获得第 12 届亚洲微重力会议“优秀报告、论文奖”。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担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
“负责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工作将近 2 年,按时收缴党费,协助支部书记、副书记 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召开支部大会以及开展支部活动等都是我的份内工作。将工作内容罗列下 来,看起来似乎繁杂又琐碎。是的,党务工作确实不涉及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它的宗旨是为 大家服务。除了工作,在这个大集体中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志,他们的思想、性格影响并启 发了我,让我也变得越来越优秀。我想,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陈深宝
陈深宝,2016 级博士生,导师是吕守芹研究员。研究题目为聚焦肝脏免疫过程中白细胞在肝血窦内的粘附募集机制,从分子、细胞、微组织三个层面进行探索,先后研究了粘附分子受体 - 配体的相互作用调控规律,不同粘附分子介导白细胞不同的粘附滚动行为,以及单个肝血窦内白细胞的运动迁移调控规律。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三篇, 其中两篇为共同一作, 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2016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担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
“研究生党支部举行的党建活动贴近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始终以提高研究生党员的思想觉 悟为目标,以为研究生群体服务为宗旨,通过党小组内的讨论交流促进党员之间的联系,通过 组织学术讲座等形式拓宽研究生群体的科学视野,通过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激发大家的爱国 情怀。各项活动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荣幸可以成为党支部支委中 的一员, 为支部的建设出一份力。希望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建活动保持初心, 助力科研, 服务大众, 为力学所的发展继续作出积极贡献。”
肖凯璐
肖凯璐,2016 级硕博连读生,导师是黄晨光研究员和吴先前副研究员。研究题目为二维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研究。在学期间获 2018 年力学所第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第十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也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自2017 年起担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协助支部书记、副书记开展支部工作。
“在组织和参加党组织活动中,通过和别人接触,能了解到非常不一样的思想,让自己看 问题的角度更加多面。我深信‘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和身边的党员同志 接触,会发现原来各有天地。同时,参加活动的过程就是各自打开内心筑起的城堡的过程。可 能我们彼此之前不熟悉,但是通过党组织活动,能够交流的更多,增加彼此的了解,建立了彼 此之间的信任,有助于支部工作的顺利开展。”
李泓辰
李泓辰, 2017 级硕士生, 导师是王一伟研究员。研究题目为复杂边界条件下的气泡动力学与界面不稳定性问题,在学期间获 2018 年力学所第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第二十五届北京力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等奖项,也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班干部”、 “三好学生”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从 2017 年 9 月任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 9004 班党支部书记,研一期间组织多次党组织生活会、党员大会和联合党支部活动,其中庆祝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四十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 周年联合党支部活动得到了学院、学校媒体的推送,取得较好反响。
“算上本科的两年党务工作,将近四年的党支部书记或者支委的工作生活让我收获到了很 多,当然不仅仅是党务工作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与众多学生党员一起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和实 现自我进步。踏踏实实为同学服务,不管是组织党务活动还是发展党员,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 能够实际的帮助到各位党员,做一件事就有一次收获或者结果。学生党员拥有逐梦理想的朝气 和不断汲取知识的动力,所以充分调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大家对支部的发展和活 动的开展建言献策,主动充分地参与甚至主持支部的各项活动,可以让支部的活动开展的更有 效,团体的活力更强。”
高梦霓
高梦霓,2014 级硕博连读生,导师是赵亚溥研究员和张吟研究员。研究题目为具有残余应力场 ( 初始应力场 ) 以及有限变形下的弹性理论的研究,旨在对地下应力场与应变场分布的准确估计。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一篇 ( 封面 ),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高梦霓同志是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2018 年的优秀党员,经常积极主动参与党支部的活动。
“在 2018 年 12 月 5 日参加主题为‘人民科学家 ● 强国奠基石’的中科院党员主题教育基 地揭牌仪式和俞鸿儒先生给我们上的‘缅怀郭永怀’党课后,深刻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每当想 起力学所主楼里的那些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驱们,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甘做‘祖国 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内心油然而生的使命感激励着我继续前行。”
马彦
马彦,2018 级博士研究生,导师是袁福平研究员。研究题目为非均匀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微结构研究,对传统的高强钢以及新型高熵合金进行微结构设计,测试力学性能并建立性能与微结构的关系,研究其在准静态拉压、动态冲击、疲劳等受力状态下的应变硬化行为。相关工作发表在 Actamaterialia,Materials scienceandengineeringA, Metals 等期刊,共计 5 篇,其中第一作者身份 3 篇。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并获得 2018 年力学所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
2016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担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
“很有幸成为支部支委中的一员,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和其他支委一起开展支部的各项 工作。从发展党员、大政方针学习,到开展学术讲堂、实地学习参观,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 次心灵的成长与洗礼,也是一次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升华。踏实能干的李丹师妹、幽默风趣的 宝哥、严谨细致的琼姐、美丽大方的丹丹, 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最佳的角色, 默契配合刘丽老师, 各尽所能,完美的完成了支部的各项工作。这样的人生经历最珍贵,也最难忘。”
曹高辉
曹高辉,2014 级硕博连读生,导师是林缅研究员。研究题目为页岩气跨尺度渗流研究。在学期间获得“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和“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并获得 2018 年力学所第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郭永怀奖学金以及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奖励。
“通过参观铁军纪念馆,体会到了新四军在逆境中艰苦奋斗的铁军精神,更加感受到如今 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统一稳定条件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 珍惜; 通过参观抗日根据地,被先烈们为国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染,更加坚定了为祖国 建设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在怀柔园区 JF-12 风洞及高速列车模型试验平台的参观学习, 对我所的大科学装备有了更深的了解,感受到实现创新性实验的不易,增加了自己不断进取、 努力奋斗、献身科研的决心。”
李鹏
李鹏,2014 级硕博连读生, 导师是鲁晓兵研究员和张旭辉副研究员。研究题目为天然气水合物管道输送中气液固三相流动规律的研究。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SCI 论文 3 篇。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荣誉称号,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郭永怀奖学金等奖励。
自 2016 年起一直担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配合支部书记抓好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和“三会一课”制度, 积极组织和参与了一系列研究生思想教育活动,推动了研究生一支部党建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组织和参与党支部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怎样更好做自己的过程。‘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想要让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同时,也要充分调动每 一位党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通过支部活动凝聚人心,保证党支部活动的成效。遇事保持一颗 平常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气馁,相信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