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9 月 22 日至 25 日,我非常荣幸 参加了所党委在贵州组织的党建活动,回顾 四天参观学习经历,依然心潮澎湃。
本次活动是在伟大祖国七十华诞、我院 建院七十周年之际, 所党委组织开展的以“弘 扬革命奋斗精神,党建促进科技创新”为主 题的党群骨干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在贵州天 文小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500 米口径 球面射电望远镜、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囚 禁室、遵义会议纪念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 学研究所等地进行学习交流,并在娄山关红 军战斗遗址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尽管时间 短暂,我还是在多彩贵州见证了中国革命史 的伟大转折,体会了不同时代奋斗者的英雄 事迹, 这些都在我心里树立起了永远的丰碑。
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探寻从未止步,古往 今来当人们仰望星空,都希望对它有更深入 的了解,而观测工具的不断发展,使人类对 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位于贵州平塘的中国 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 镜(FAST) 是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教授 于 1994 年提出构想,历时 22 年建成,是目 前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当我站在 FAST 前, 被这一伟大工程所震撼, 正是由于南仁东教授 22 年的不懈努力, 迈过 重重难关,实现了我国拥有世界一流射电望 远镜的梦想,使我国天文观测领域迈向了世界前沿,他是新时代奋斗者的杰出代表,也是值得学习的时代楷模。为了建造 FAST,南仁东教授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坚持了 20 多年,为了选择最合适的建设地址,他观察了上千张卫星地图,实地考察了全国上百个地区 , 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最终挑选出现在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最适合 FAST 的台址;为了建好FAST,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一道,六七十岁的年纪依然上钢架拧螺丝,拿扁铲削平钢材,在高空梁上打孔套丝;2016 年 9月 25 日,FAST 落成启用;2017 年 9 月 15日, 南仁东教授因病逝世, 享年 72 岁。作为中科院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南仁东教授锐意进取,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一生学习。科研工作是艰苦、枯燥、乏味的,尤其是科技创新,需要科研工作者具 有几十年如一日甘坐“冷板凳”的意志与勇 气。但是多年的科研经历使我感觉如果全身 心投入,就会其乐无穷,正如我国著名数学 家谷超豪院士所说: “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 其实只要深入进去, 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 充满快乐,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 力。”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以老一辈 科学家为榜样,时刻以奋斗精神投入到科研 创新中,把“冷板凳”坐热,为加快建设创 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当我走进遵义会议纪念馆的那一刻,毛 泽东同志那气势磅礴的壮丽诗篇《七律 长征》仿佛又在耳际回响: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 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 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纪 念馆门前“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闪闪发 光,令人肃然起敬,这是红军长征到达遵义 后总司令部的驻地,关系到中国革命伟大转 折的遵义会议就在此召开。1934 年 1 月中共 六届五中全会以后, 由于“左”倾冒险主义,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长征。 长征初期, “左”倾教条主义使部队的行军 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 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 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 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向敌军力量薄弱的 贵州挺进,1935 年 1 月 7 日,红军攻克黔北 重镇遵义。遵义会议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室内 保留的桌椅与照片使参观者能够联想到这一 伟大会议召开时的情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 战争年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审时度势,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不仅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历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在革命危急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赢得了长征的胜利。我党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正是这种信念使中国共产党人身处逆境时,依然能够坚忍不拔,坚持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面对现阶段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应对新风险、战胜新挑战。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新时代是实现梦想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作为科研人员,在每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能够切身体会奋斗的价值与意义,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正是科研人员最重要的本职工作,也是一生奋斗的目标,通过本次参观学习,更加坚定了我在科研上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信心与勇气,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