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 年 10 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 截,保留中国革命的星星火种,被迫进行悲 壮的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了浩 浩荡荡的长征。两年的时间,披星戴月,风 雨兼程,进行了大大小小 380 余次战斗,击 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和地方武装;红军战士 用草鞋踏遍了 14 个省, 攻占 700 多座县城; 翻过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大河,翻雪山过 草地, 走过茫茫无人区, 最终胜利会师陕北, 行程二万五千里。
今年 9 月,值此红军长征出发 85 周年 之际,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之 情,参加了所党委组织的“弘扬革命奋斗精 神, 党建促进科技创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在遵义会议旧址,在娄山关战斗最激烈的前 线,我们化身斗志昂扬的新红军“战士”, 循着先辈们用生命开辟的道路,鲜血染红的 党旗飘扬在队伍的最前沿,重走长征路。苍 莽险峻的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座丰 碑,这样的丰碑,不胜枚举;它镌刻着红军 先辈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光辉历史。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再 走长征路,追随革命先辈的足迹,切身体会 他们面对艰难困苦的那种大气凌然,为了国 家民族未来舍生忘死的那份坚定。历史的硝烟逐渐散去,只留给我们后代无尽的思绪,但长征的精神无处不在。那是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是共产党员忠诚于党、顾全大局的精神的体现;是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折射;更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渴望从伟大长征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化为工作中的动力;让我们在彷徨和迷失中,坚定理想与信念,坚守初心与使命;在逆境与困难中,勇于担当、锤炼品格,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