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随试验队入驻酒泉不久,我便 接到了新的任务通知,要求即刻出发,继续 向西,前往南疆塔里木盆地腹地某无人区执 行任务。带着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抑制 着没有相关任务经验的焦虑,义无反顾的踏 上旅程。
在列车上,遥望着远处白皑皑的雪山、 近处黄褐褐的戈壁荒滩,我思考着南疆之地 理气候条件不同于北疆之喀纳斯湖的柔美、 伊犁河谷的温润,而此次任务地点位于塔克 拉玛干沙漠和罗布泊之间那片人迹罕至的 “死亡之海”中,严酷的自然环境无疑给任 务的完成增加了许多挑战。过了吐鲁番,列 车刚刚驶离兰新铁路进入南疆铁路沿线的托 克逊地区,就被大风逼停了八个小时,通过 列车员了解到这个地区时常会有 10 级以上的 大风, 最高能达到 13 级, 因此这条线路上发 生过大风吹翻火车的事故,列车因避风而引 起晚点已司空见惯。列车上初识南疆的风沙, 而我心中默念着不管自然环境如何恶劣,都 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克服困难完 成任务,不辱使命。
在第一次勘场中,我们一天驱车六百多 公里穿戈壁、越沙漠,确定了任务中心点。
途中遇到了两支搜寻队,在搜救已经失踪了 48 小时的工程车辆和随车人员。在这片区域 里,没有人烟,没有手机信号,只有沉寂的 戈壁和流动的沙丘,随车的汽油、饮用水、 食物又非常有限, 一旦迷失方向, 失去联系, 常常会面临着生命危险。我们告知搜救队一 路上未看到失踪人员,在与搜救队互留了卫 星电话号码后,我们就继续自己的任务了。 一路颠簸中,我们默默牵挂着失踪人员的安 全,希望能遇到他们并提供救助。
离中心点最近的绿洲在 70 公里外,我 们需要经常跨越这 70 多公里的沙漠、戈壁来 补给水和食物。70 公里的路程,性能优异的 越野车需要走三个小时,在沙漠路段还经常 会发生陷车的现象,一路上常看到陷入沙中 被丢弃的汽车。一次任务中,我们雇用的一 辆工程车辆直到夜幕降临前都未到达作业地 点,走错方向?陷到沙里了?……通宵达旦 地猜测和担忧。经验丰富的当地司机安慰我 道: “现在春天,天暖和了,无人区的野狼 有黄羊吃,一般不会伤人,一晚上正常情况 不会有生命危险,不用太担心……”。直到 凌晨 5:00 在当地派出所、护林站、文物管理 站相关人员的协助搜寻下,终于找到了车辆司机,排除了险情,我悬着的心才放下。除 了险,还有难,试验队员需要冒着几乎能把 人刮倒的大风和黄沙,长时间在户外执行任 务,烈日炎炎,风餐露宿……以共产党员为 核心的试验分队,在任务中排难克险,充分 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安全、顺 利、圆满地完成了相关任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 边塞诗人王昌龄在西行途中而作的一首诗, 一直被传为吟咏大西北磅礴自然环境和为国 戍边豪迈情怀的千古绝唱。然则,戈壁大漠 雄浑辽阔,漠海绿洲沧海桑田,纵有千阕诗 词、万首歌赋, 亦道不尽西北之荒凉的演化, 述不完爱国之情怀的传承。此行有壮阔的西 北风光,千年来多元文化积淀;有曾经戈壁 驼铃络绎不绝的丝路,也有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的无数故事。这片人迹罕至的土地 上有旷达壮阔的风光和豪迈感人的往事,须 亲临其境,方能悟“纸上得来终觉浅”。此 次南疆之旅,越沙漠、穿戈壁、洒汗水、经 历练,不虚此行!

刘崇 , 副研究员,高 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 室,LHD 党总支组织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微纳米力学, 微纳尺度流体流动与传热, 飞行器设计与优化,增材制 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