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党群园地
党组织机构
所党委 所纪委 党支部 工会 团委 妇委会
党建要闻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工作通知
学习园地
规章制度
警示教育
流程指南
协力原创文章
党员随笔 创新驱动发展 力学人
  • 当前位置:首页党群园地协力原创文章党员随笔
  • 党员随笔

    漫谈科研团队的使命

    作者:宋宏伟发布时间:2019-01-01【字体: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众多科学巨擘、文学巨匠相继辞世,每每回顾大师们的生平,人到中年的我又开始思索起人生意义与使命这一古老的话题。3月,霍金去世,他留给世界的是无边界的宇宙模型和开放的宇宙观。10月,金庸谢幕,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和武侠情怀永远在读者中传唱。近一个月内,“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等6位院士相继离去,留给我们的是一座座科技的丰碑。

    程老一生获得过众多的崇高荣誉,他的诠释让我豁然开朗:“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我们的成就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

    从2015年以来,我开始担任“热结构耦合力学”课题组组长,真正体会到作为力学科研工作者,无论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工程科学,团队协作都至关重要。诚如杨卫院士的总结:“力学既是技术科学、也是技术科学的基础;力学也是横跨理工、链接各个工程领域的桥梁”。科研人员不能再单兵作战,而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合作。我们课题组是一个小团队,团队内十几个年轻的老师和同学各有特长,通力配合;课题组还与LMFS实验室其他团队、LHD实验室的很多团队、甚至所外的多个团队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例如,我们与LMFS实验室的几个课题组共同提出了深海结构安全方面的课题,在中秋节期间集体加班研讨撰写建议书,近期终于成功立项。再如,我们与张新宇老师团队合作开展的高超声速条件下的某项实验,其难度之大超乎预期,经两个团队二十多人、历时两年多的协力攻关,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该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我们还与理化所、电工所、软件所等多个团队形成跨学科交叉合作,共同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任务。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特别是青年人的成长,培养人才也是科研团队的使命之一。我的母校哈工大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年长者对年轻人要“扶上马、送一程”。正是因为注重团队建设,甘当人梯、提携后学,以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为代表的一批研究机构才能长盛不衰、声望日隆。我们课题组是一个年轻的团队,除我之外的几位老师都是刚博士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团队的某位年轻的老师经历坎坷、本科学校也一般,但我发现他做科研有一股子韧劲,就放手让他去做。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我交给他的工程任务,还发表了9篇SCI论文(其中6篇1区),在相关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团队另一位很努力、也成果颇丰的成员某次失利情绪低落,我安慰她说,科研生涯是一场超级马拉松,不在乎一两年的得失,“欲飞者翼伏,欲奋者足跔”,现在的失败都是为今后的成长与成功积蓄力量。在我的鼓励下,团队里的几位研究生和博士生也对科研充满了热情,经常忘我工作至凌晨。惟本人学识粗浅,恐耽误了后学。

    收到杨国伟老师的约稿时,我刚刚登上前往哈尔滨参加全国固体力学大会的航班,会议喊出了“固本求新,顶天立地”的口号,很好地总结了力学人的使命。我的理解,“顶天”就是站在世界科技的最前沿,解决卡脖子问题;“立地”就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乃至战斗力。习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到“力,形之所以奋也”,力学也是动力,是促进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所在。今年以来,我入选了中科院国防创新领域专家组成员、军委科技委某专家组成员,身上的使命感更加厚重了。我将继续不忘初心,与团队一同,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做科技兴军的推动者。

    2018年11月23日 于哈尔滨 随笔


    附件下载:

    上一篇:(七)科技创新
    下一篇:信念、奉献和作为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